发布时间: 2024-01-01 00:23:56 作者: 皇族电子竞技
罗马人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首次打败马其顿方阵。多年后,较马其顿方阵灵活得多的罗马军团战术在与地中海地区最后一个强大敌人,希腊人的叙利亚王国的战争中,轻松地在狭窄的谷地中展开,并把同样是挤在山谷中却无法展开的摆着马其顿方阵的叙利亚四万大军全歼。在这一仗后,盛极一时的马其顿方阵完全消失了。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发生于前200年——前197年,交战双方为罗马和马其顿帝国,但此次罗马的盟友包括珀加马和罗德岛。战争结果腓力五世遭受到大败,马其顿失去在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和色雷斯所有领土,而罗马宣布所有的希腊城邦将获得自由。这场战争标志着罗马开始大幅干涉东地中海事务,甚至最终征服整个区域。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后,马其顿被迫与罗马同盟,疆界回到早期的边界,结果马其顿在希腊的势力遭到彻底粉碎,丧失了地中海大国的地位。
1、常备兵使用长达六米的萨里沙长矛,右臂携带轻型盾牌,穿着胫甲和有金属保护的胸甲。常备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团,每团正常编制1536人,分为营连等单位,最小单位为一列16人。亚历山大大帝通常把它减到8人。
2、轻装兵编成三个营,每营1000人,装备传统长矛和较大的盾牌,机动性更佳,作为右翼快速骑兵和行动较缓的方阵之间的联系。
3、辅助兵装备标枪,弓箭和投石器,通常部署在阵列第一线作为远程打击力量,同时掩护己方长矛兵免受敌军骑兵和远程火力伤害。
4、重骑兵每团1500——1800人,是马其顿体系的机动突击力量。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穿戴青铜盔甲,手持3.6米长的骑兵长矛冲击敌阵,并使用希腊式反曲双刃短剑进行肉搏战。
马其顿方阵战术的精髓在于多兵种联合。作战时,常备兵方阵排成斜线阵,斜面向外,像一块铁砧一样钉住敌军正面。当敌人面对马其顿方阵时,一名敌兵将受到4——5支长矛的攻击,没人能够阻挡这种攻击。辅助兵投射标枪、石块和羽箭进行远距杀伤,同时扰乱敌军阵形。马其顿重骑兵则在轻装兵的助攻下发动强大的侧翼突击,就像一把铁锤,击碎敌军心脏。
马其顿方阵和罗马军团都是步兵方阵,罗马军团是标准的重步兵军团,而且罗马方阵最早确实是希腊式方阵的模仿者。但是在长期与高卢人的作战中,罗马式军团开始更看重整个军团的灵活和机动性,以及在复杂地形作战时,军团的适应能力。
依靠马其顿方阵的战斗能力,腓力统一了希腊,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但是马其顿方阵的弱点就象他的优点一样特出,最大的弱点就是它的战斗力集中在前方,侧面只能依靠互相的保护,一旦对方突破侧翼,矛阵中的长矛兵别说抵抗,连逃生的机会也没有。
罗马人在与高卢人的作战中首先尝到这个滋味,当高卢的剑盾兵攻破了罗马人的侧翼后,三万罗马人和同盟军毫无反抗能力地就在阵位上被杀死。这埸惨败令罗马人意识到,长矛阵如果被突破就很难抵抗剑兵的进攻,于是对方阵进行革命性改进,导致了罗马小步兵方阵战术的产术,也就是罗马军团三线阵列的战术体系。
反观作为过去马其顿方阵的继承者,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马其顿方阵战术也逐渐僵化,基本遵循了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马其顿方阵战术,没有一点的改进。
在前390年,罗马执政官卡米卢斯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军事改革。他打破以部落为单位的传统编组,以年龄为标准划分不同兵种,承担不同任务,从而让每个士兵都能发挥所长。这种新的战术体系也由四部分所组成:
2、青年兵有一定战斗经验,组成军团的第一阵列。装备一支重标枪、一把西班牙宽刃短剑和一个椭圆形长盾。
3、壮年兵是军团的核心,年龄在30岁左右,组成军团的第二阵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把西班牙宽刃短剑和一个椭圆形长盾。
4、成年兵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构成军团后备队。组成军团的第三阵列。装备一支3.6米的长矛和一个椭圆形长盾。
以上四部分组成了早期罗马军团特有的三线米。阵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
各阵列士兵按照小组-小队-百人队-大队—军团的单位编组,每个军团由6000人组成。其中青年兵2400人,壮年兵1800人,成年兵1800人。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辅助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一名执政官可以指挥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辅助军团组成的部队。
为应对高卢人的威胁,罗马三列阵战术非常强调机动灵活,对单个士兵的格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高。作战时,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阵列首先推进,当距离敌人18米时,将重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开队形。青年兵开始冲锋,前2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4列士兵投掷标枪。
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阵列替换,第一阵列后撤休息。由少年兵组成的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并且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阵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
如果青年兵和壮年兵两次攻击都无法击退敌人,第三阵列的成年兵会投入战斗。经过前两轮交战,必然有许多敌人失去盾牌和长兵器,此时大多手持短兵器肉搏。老兵使用的长矛正好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少年兵和壮年兵就在长矛阵的掩护下进行重组,随后同老兵一起重新投入战斗。
罗马军团的三线战术组织体系能一个人为最小单位行动——他们的排列并不紧密,当罗马人遇上距离最近的威胁的时候,比如侧翼,他们能轻松而简单地朝向任何方向的正面,只要转个身就可以了。
尽管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密集方阵有其独特的灵活性,能变换成各种各样的队型以适应任何地形和敌人阵型,但事实上密集方阵中要达到这点还是有点麻烦的,他们的长矛用起来就十分麻烦,何况还要快速的转身?
而且,马其顿方阵战术中骑兵退居二线,长矛兵反而成为主角,长矛长度变态地增加到了10米,攻击力更为强大。但这种重装步兵决战的倾向导致方阵变得更臃肿庞大,机动性却降低了。作战时,编成密集队形的士兵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运动,不能灵活应变。比起罗马人,这种在亚历山大时代非常灵活的队型却显得迟钝多了。
罗马军团的这种线式队形战术,在与高卢人、皮洛士和迦太基人的战斗中历经考验,日臻完善。现在,它就要和久负盛名的马其顿方阵正面交锋了。
库诺斯克法莱战役或译西诺塞法拉战役(Battle of Cynoscephalae),发生在前197年的色萨利,是马其顿王国与罗马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这场战役中,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弗拉米尼努斯)所率领的罗马联军击败马其顿腓力五世,结束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军展开战斗序列快速挺进。数万常备兵手持六米长的萨里沙长矛,前五列向前平举,远远望去,林立的长矛带着无坚不摧的气势,山呼海啸一般滚滚而来。罗马人根本没办法抵抗。因此,只要地形适于方阵作战,罗马军团就完全不能与其正面交锋。
然而,随着马其顿军往前进击,进入山麓地带之时。由于地形变得崎岖,方阵的队形就不再能够保持完整和紧密了。马其顿方阵慢慢的出现豁口和空隙。这对罗马人而言太幸运了。
的确,马其顿的密集方阵在战斗一开始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罗马人的左翼,但是麻烦就来了,战场上地势起伏不平,而且马其顿密集方阵在追击罗马人左翼的过程中难以保持队型;当罗马人的右翼击退了马其顿人的左翼之时,马其顿的密集方阵得胜的右翼却调不过头来了,罗马人绕开密集方阵的正面,他们使用短剑大盾的优势就立刻反映出来——前进中的密集方阵不可能完全的保持的非常整齐,当方阵中出现空隙,罗马人就从侧翼攻入方阵——用着长达21英尺的长矛的士兵怎么会是用短剑和大盾的罗马人的对手?这样一个时间段正是一寸短一寸险,挤在一起的马其顿人连长矛都挥舞不开,何况除了第一排,后排的马其顿士兵并没有重甲和盾牌。
由于10米长矛在肉搏战中毫无用武之地,马其顿人被迫撇掉长矛,用短剑和小圆盾仓促应战。但这点货色实在不是罗马士兵西班牙利剑和长形盾的对手,加之过于密集的队形也没多少空间可供士兵活动。这样一来,方阵的力量和优点全然丧失,马其顿方阵开始崩溃,士兵们丢盔弃甲争相逃命,山坡上到处都是希腊人的尸首。
马其顿军此战阵亡至少8000名士兵,并有5000名被俘,但波利比奥斯记载弗拉米宁在追击腓力五世时,对已投降的马其顿士兵尽情杀戮,使得马其顿方丧生数达到13000名。而罗马联军损失1000名,其中罗马军团总阵亡700名,然而这方面伤亡记载不是很可靠,但可确定马其顿损失相当惨重。战后双方在坦佩谷举行和谈,并在那里签订和约,结束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库诺斯克法莱战役证明了罗马军团战术的高度战场适应性、机动性和威力,也标志着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方阵战术被罗马军团战术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1、罗马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罗马军制的根本原则是由市民自备装具服义务兵役。兵役对罗马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义务,倒不如说是一种代表荣誉的高贵权利。尤其在共和初期,军队组织几乎是直接作为政治实体(军人会)发挥作用的。当时,17岁到46岁的公民全都有义务应征入伍,并按照年龄和所持财产多少被分为4个兵种。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战术的精妙,而更多仰仗于罗马士兵们朴素而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军队组成来看,马其顿军队往往也有很大的问题。相对于罗马军团主体为本国公民,那种较为简单兵力来源结构,他们的军队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比如说塞琉古军队,其中不仅有来自从希腊招揽的移民和佣兵,还有从各地雇佣的各种民族武装。
而这种军队结构,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在于其军队核心,一旦遭受大规模的折损之后,就会变得难以补充。同时雇佣兵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对于军队作战指挥的协调,也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这样军队的作战意志和决心,与以土地为驱动力的罗马公民兵相比,自然无法相提并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自吸发动机怎么添加低扭
下一篇:罗马与马其顿帝国的对抗及其后果